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21
编号:13632405
常规血液学检验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效果监测中意义与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1
     【摘 要】目的:研究常规血液学检验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效果监测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成分输血治疗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不良反应为A组,无不良反应为B组,分析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与输血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B组输血前后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血常规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均与A组差异不明显;两组输血后凝血功能指标(Fib、TT、APTT、PT)均有明显差异;输血治疗后,A组患者上述凝血功能指标与同组输血治疗前均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凝血指标和血常规指标能用于评估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疗效,监测不良反应。

    【关键词】异位妊娠;大出血;凝血功能;血常规

    相关资料显示[1]:异位妊娠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约10%~30%患者出现大出血休克,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输血治疗是治疗异位妊娠大出血的重要手段,但部分患者输血治疗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影响疗效。APTT、PT、TT、Fib是常用凝血检测指标,笔者研究了常规血液学检验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效果监测中的意义与价值,现报道研究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选取50例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均行成分输血治疗。将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归为A组:25例;年龄(28.9±4.5)岁;妊娠(12.8±1.8)周;出血(8.7±1.3)h,出血量(1223±298)ml;扩容输液(2538±453)ml。将无不良反应的患者归为B组:年龄(29.0±3.8)岁;妊娠(12.7±1.9)周;出血(8.5±1.8)h,出血量(1230±289)ml;扩容输液(2540±448)ml。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1.2 方法

    输血方法:异位妊娠并大出血后均行成分输血治疗,失血量>1000ml、血红蛋白<70g/LB,伴有出血症状时适当输入红细胞悬液;若FiB<1g/L或APTT、PT均高于参考区间上限1.5倍,适当输入冷沉淀或FFP[2];若PLT<50×109/L,输注单采血小板。FFP输入量约为500mL时复测凝血功能,使凝血功能指标保持在基本正常范围内。每输注红细胞为800~1000ml时或FFP为400~600ml时行1g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监测方法:输血前及输血后8h使用我院凝血分析仪及血压分析仪测定凝血指标(TT、Fib、APTT、PT)和血常规指标(Hb、RBC、PLT、HCT)。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输入SPSS 14.0软件行统计分析资料,使用χ2/t检验,多组计量资料比较使用F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输血前后进行血常规指标对比

    两组输血前后进行血常规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详见表1。

    2.2 输血前后进行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输血前后进行凝血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显著,A组输血后凝血功能指标与同组治疗前差异显著,详见表2。

    3 讨论

    异位妊娠并发大出血病情危急,表现为重要器官低灌注,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小;凝血因子丢失引发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加重;组织缺氧,引发酸中毒。输血疗法能有效扩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缓解组织缺氧,改善预后。临床尚未在急性大出血使用输血治疗上达成统一看法,部分学者认为全血补充治疗大量失血效果更佳,原样补充更加符合生理需求。事实上,大量出血后患者机体发生复杂代偿反应,加上术前各种干预治疗使病情具有某一损伤现象突出的特点,快速解决突出损伤是治疗重点,成分输血能够针对输血时复杂的损伤机制进行补充性治疗[3]。成分输血是有选择性的对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制成血液成分制剂,其纯度和浓度均较高,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应血液成分输注。

    谢辉霞[4]等研究者将成分输血治疗应用在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中,发现该治疗方法能有效缓解凝血功能障碍,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凝血功能指标(TT、Fib、APTT、PT)进行检测能有效观察疗效。本次研究中成分输血治疗明显缓解凝血功能障碍,输血前后A组TT、PT、APTT等凝血指标与B组差异显著,P<0.05。输血治疗前A组与同组输血后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行输血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有较大幅度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则凝血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若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则指标改善幅度较小,与无不良反应患者形成明显差异。由此说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能监测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判断治疗后不良反应是否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在输血治疗中可出现不良反应。对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指标进行观察能监测病情及不良反应发生及缓解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

    参考文献

    [1] 吕豪,何俊英.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不良反应监测的价值[J].检验医学,2015,12(3):289-291.

    [2] 谷立英.休克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2):235-236.

    [3] 朱春丽.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其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1):51-52.

    [4] 谢辉霞.成分输血在异位妊娠出血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的作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5):48-49., 百拇医药(宋巍伟)